找到相关内容17108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于姓名文化的宗教审视

    佛教》一文中把这一脉胳把得十分精确,文中论及,时人以瞿昙、悉达、菩提、菩萨、罗汉、弥陀等佛教人名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就达36种之多,而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如“佛、、昙、法、道”等同其它字配合成名的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092099.html
  • 一本不该被冷落的著作——关于弘一法师和《韩握》三题

    预秘谋,外争国是,屡触逆臣之锋,死生患难,百折不逾,晚节亦管宁之流亚,实为唐末完人”。弘一法师自30岁起即致力于自身道德的“修养”,特别在出家为以后,更注重个人品格的锤炼;而且当时又正值日寇发动侵华战争...

    徐正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2992389.html
  • 河北响堂山石窟的北朝刻经及书法

    、道二教一并废斥,沙门、道士还俗,财物散给臣下,寺观塔庙分给王公,当时、道还俗的达二百余万人。建德六年(577年),武帝进兵北齐,攻占邺都,又召集齐境沙门大统法上等五百余人,宣布废省佛教的意见,...一切、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。故他称第一、二阶为‘别佛别法’,称第三阶末法为‘普佛普法’,略称‘普法’。信行出身在邺城的安阳,十七岁时,出家于相州(今安阳)法藏寺。开皇三年(583),他住在相州光严寺。...

    赵立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092982.html
  •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

    由此而产生隐逸避世的思想,二十一岁时曾打算随范宣到江东隐居,因为正在战争期间,南路阻塞不通,才没有如愿成行。当时,道安在太行恒山(今河北曲阳县西北)弘扬佛法,慧远便与弟弟慧持投奔道安,出家为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9.html
  • 不空三藏是长安佛教和五台山佛教的一位重要高僧

    宗敕建五台山金阁寺。   当永泰二年(766)代宗批准兴建金阁寺时,就获得了宰辅、军客、百寮、千官的赞助,“十节度使的助缘”,宰相王缙还给了“中书符牒,令台山数十人分行郡县,聚徒讲说,以求贷利”[3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493391.html
  •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

    适逢玄风飚起,名名士,谈无说有,同声相应。僧肇既好玄微,每以庄老为心要;又为佛家弟子,以“不真”畅述空观,而得“解空第一”之誉。事实上,僧肇为佛教哲学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993674.html
  • 论回鹘文化对契丹的影响

    靖安皇后萧氏饭8】   辽朝早期的宗教政策基本上遵循唐制,行儒、佛、道三教论衡之策,而以儒为先。自辽圣宗始,崇佛之风渐盛,以佛为先,与回鹘佛教界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。统和十九年正月“甲申,回鹘进梵僧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393804.html
  • 禅七与禅宗

    这里面已经包含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发挥,其最重要一点,就是以圆融的角度来看待禅学,强调止观不二,亦即修行时既有止也有观,两者不能分离。   禅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北魏时期的天竺菩提达磨(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8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口述记

    自己,时时以颜回为榜样,还不同列七十二贤吗?有惭就行。   4、愧。这个愧呢,我们一般总与惭连起来,我们不是总说“惭愧,惭愧”吗。印光大师自称:“常惭愧”。我们刚才说了,“惭”就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...聊开了天儿,还有堂皇的理由呢~~“我们护七!”这就是放逸。还有几个学,不愿参加禅七,找借口请假,他们这则是懈怠。   4、昏沉。打瞌睡,而又没有完全睡着,神识有些昏昧。我那时上学时,尤其是夏天的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法相|唯识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9082994600.html
  • 放生·放死

    当代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对于天目山有这样形象的写照“人言名山占尽,荒山废寺谁问津,若非和尚勤护卫,何来天目古杉林”僧侣们修学佛法,注重内心的清净、平和,同样注重外在环境的清静庄严,以整洁、协调的自然之态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5294625.html